陳松,男,1985年10月出生,中共黨員,現為濟南公交二分公司五隊B164路駕駛員。2005年11月成為濟南公交B164路公交車駕駛員,15年來,他把往返30公里的公交之行打造成溫馨之旅,以“對待乘客熱心,幫助乘客誠心,照顧乘客細心,服務乘客真心”為服務準則,在平凡的崗位上孜孜不倦地工作著。除了做好本職工作,樂于助人、熱心公益是陳松身上最亮眼的“標簽”,他把自己的公交營運之行打造成溫馨之旅,在平凡的崗位上孜孜不倦的工作著工作中,全心全意當好百姓的“專職司機”,為乘客提供溫馨周到的服務。
軍人退伍不褪色,黨員模范沖在前
無論是在軍營還是回到地方,陳松始終像雷鋒那樣干一行、愛一行、鉆一行。成為濟南公交系統一名普通公交駕駛員后,堅持做好老百姓專職司機,為旅客提供溫馨周到服務,先后被濟南公交總公司評為“學習雷鋒標兵”“崗位學雷鋒爭做好員工先進個人”“立足崗位學雷鋒爭做公交好員工標兵”。
從普通公交駕駛員到“濟南榜樣”,陳松以軍人的頑強意志成就了自己。疫情突發以來,陳松放棄休息時間,已連續工作了數日。白天,他一邊要執行工作任務,一邊要做好車輛的衛生清潔和病毒消殺工作;每晚下了班,或者輪休時,他都準時出現在車隊,幫助其他同事,對所有營運車輛進行深度消毒。作為車隊班組長的他,也將這種勇于擔當,沖鋒在前的精神傳播到班組群。雖然有年幼的女兒需要照顧,但他表示,越是這個時候,越是需要自己站出來,不光是要對得起自己的黨員身份,更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早日打贏這場“戰役”。疫情防控打頭陣,運營服務當標兵。
古道熱腸 燃起擔當一團火
去年8月17日中午時分,陳松駕車到達雙龍莊站點時,走來一位老年乘客,行動異常緩慢,老人嘗試幾次上車都沒成功。熱心的陳松趕緊過去幫忙,攙扶著老人登車。到達目的地后,由于臺階過高,老人無法直接邁下去。陳松毫不猶豫蹲下身子抬起右手,讓老人把自己的手當作臺階踩著下車。返回駕駛座他才發現,自己的右手被踩紅了。這一幕被同車的乘客看到后,特地打來了表揚電話。陳松彎腰幫老人下車的故事被央視新聞報道。人民日報、人民網也在公眾號中點贊陳松,“這一跪,高大!”閱讀量突破了10萬…
熟悉陳松的同事和乘客都知道,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在危急時刻去幫助受困人員了。早在2016年,他就曾幫助因私家車碰撞翻車,導致困在車內的兩名乘客安全離開已經嚴重變形的車體。而那時,汽車油箱已經破損,汽油漏了一地,車輛隨時有爆炸的可能。
2018年夏天,晚上10點多,陳松駕駛164路末班車行駛到半路時,突然發現馬路邊躺著一個人。“剛開始,我以為他可能是喝醉了,躺在路邊太危險。走近一看,發現他當時耳朵、鼻子、嘴巴、頭上全都是血,那個血不是流,是咕嚕咕嚕往外冒。”人命關天,如不及時送醫,可能有生命危險。
“等救護車趕來至少要20分鐘,性命攸關,顧不得這么多了。”陳松果斷決定將公交車變為救護車。他和幾位熱心路人一起把傷者抱上車,向醫院疾馳而去。他連闖5個紅燈,不到6分鐘就把小伙子送到附近醫院,贏得了黃金救治時間。經過4天3夜的搶救,這位失血1200毫升、重度昏迷的江蘇小伙終于轉危為安。這段救人事跡被一名路過的記者拍下,幾天后,央視播放了這段視頻。
類似的“最美救人故事”不勝枚舉。在救援江蘇小伙之后的2個月,陳松又偶遇因刮碰被電動車壓在車下的孕婦。去年10月17日早上8點多,在陽光新路建寧路附近發生了驚險一幕,一名騎電動車的女子被另一輛電動車剮蹭了一下,緊接著女子摔倒在地,電動車重重壓在了她身上。事后人們得知這名女子還是個懷孕8個月的準媽媽……監控顯示,由于電動車壓在女子身上,女子試了好幾次都沒有起來,見此情景,公交駕駛員陳松趕緊停好車,翻過護欄后上前幫忙。
陳松說,當時很多素不相識的路人都來幫忙了,大家把電動車抬起來,再把倒地的孕婦扶到路邊,只見那位孕媽媽臉色煞白,顯然嚇得不輕。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以“古道熱腸!濟南孕婦騎電動車摔倒眾人扶車救人”為題對這一事件進行了詳細報道。獲得了廣大網友的熱心點贊。
一樁樁一件件善行義舉,也讓“陳松”二字,成為了“弘揚美德,傳播社會正能量”的代名詞。憑借出色的成績,陳松曾獲得“全國模范退役軍人”“濟南市五一勞動獎章”“濟南市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標兵個人”等榮譽。
聯系我們 | |||||||||
濟南公交官方網站升級版目前已經進入測試階段,網站經過十年積累,數據、欄目都較多,重新整合數據導入難免會有疏漏之處,請您包容和指正,如果您在訪問和使用過程中發現什么問題,請您反饋至郵箱jngjw@126.com,我們將及時修改,如需回復請留下您的郵箱地址,我們會及時給您回復,謝謝! | |||||||||
主 題: | |||||||||
內 容: | |||||||||